管理“壘土”夯基礎 科技“補天”筑屏障
集團公司連續兩年實現安全“雙零”目標
隨著2019年新年鐘聲的敲響,集團公司又一個安全年已成定局,也標志著集團公司繼2017年以來,連續兩年實現安全“雙零”目標。集團公司始終堅持“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”理念,嚴格落實主體責任,科學建設長效機制,全面防范重大事故,穩固夯實安全基礎,牢牢守住了安全紅線底線,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良好環境。
集團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以來,始終對安全工作高度重視,堅持把安全生產納入黨委常委會、董事會議事日程和職責清單,由安委會季度部署、總經理辦公會定期研究、安全專題會具體協調,健全完善領導責任體系,構建了黨政同責、協調聯動、規范有序、執行有力的安全工作管理格局,逐級分解明確安全責任,持續加大考核追責力度。2018年累計研究安全議題145項,有效推動了黨和國家安全方針政策的落地落實,以及上級監管部門新制度、新標準、新辦法的貫徹實施。
集團公司著力加強體系建設,不斷提升安全管控能力。探索構建并深入推進獨具自身特色的“8341+”安全管理體系,全面明確了安全行為規范,通過手冊、展板、卡片、競賽,并結合“電子眼”“客戶端”“云平臺”向一線職工傳達,做到了規范標準無處不在、無時不有,管理操作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,解決了安全管理“想不到”“管不到”“做不到”“謀不到”等難題,相關經驗和做法受到國務院安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、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王德學高度評價,并在全國安全體系暨安全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上進行重點推廣。
集團公司不斷完善制度標準,實現安全管理的規范化。結合上級安全管理新制度、新規定、新要求,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了全面梳理,先后建立健全和修訂完善了《煤礦“一通三防”管理規定》《煤礦防治水管理規定》《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管理考核辦法》等30余項規章制度,有力提升了安全管理的規范化、程序化和標準化。
集團公司穩步實施科技興安戰略,重大事故防范成效顯著。強化源頭治理、系統提升、實時監控,所屬礦井全部完成高突和大型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,瓦斯治理與調度通信、人員定位、應急廣播等系統有機融合,切實保證了數據準確、斷電可靠、處置迅速。積極探索建立防治水安全綜合保障體系和技術標準,強化整合托管煤礦規范化管控,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成效顯著,2018年建成安全高效礦井33處,其中特級礦井15處。推廣沿空留巷、綜合機械化快速掘進作業線等先進技術,全年沿空留巷8740米,緩解了接替壓力,有效提升了安全高效生產能力。全力推動精準充填采煤技術、奧灰水區域注漿改造、底板含水異常體物理探查技術、難抽采煤層瓦斯抽采等領域技術攻關,2018年完成課題攻關項目165項,其中13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,創建了國內首家煤礦水害風險預警與防控系統,全集團12處水文地質類型復雜以上礦井水位、水溫、礦井排水量和9處礦井微震監測預警實現了聯網監控,水害監測預警能力顯著提高。同時不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,積極推廣瓦斯抽采水力壓裂、水力沖孔等先進增透技術,在有效提升抽采效率的同時,也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。
(溫元旭)